近日,甘肃省供销合作社监事会围绕“打造数字供销,发挥‘832平台’作用,推动供销电商高质量发展”主题,分别赴湖北、陕西、甘肃兰州及陇南等地供销系统进行了深入调研,将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与建议总结如下。
主要做法
电商公司的战略规划。湖北、陕西及相关市县社所属电商公司为省(市、县)级电商平台,独立运行,集团化发展。坚持发展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“两端发力”,谋划实施数字供销、城乡供应链、智慧仓储物流、县域服务网点建设、电商平台(“832平台”)培训孵化服务等一批重大项目,发挥供销合作社体系优势建立“平台—链—面—点”模式,在政策规划、资金扶持、体系建设、品牌培育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。
电商公司的职能定位。各地电商公司依托供销合作社平台和资源优势,一方面为农业及二三产业链链路企业提供产品整合、品牌打造、营销推广、仓储物流和农产品检测等传统服务;另一方面提供平台入驻、运营指导、策划咨询、电商培训、直播带货、短视频创作、自媒体营销等创新服务。主要体现在:一是产业赋能,积极打造数字供销,发展“平台+基地+合作社”“生鲜电商+产地直发”“配送+寄递”等新业态新模式,畅通农产品上行新通道。二是市场赋能,发展直播带货、“小时达”城市配送、开设消费帮扶专区专柜(线上线下)、地标农产品品牌挖掘培育和保护等方式,构建新消费场景,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。三是企业赋能,发展农产品信息收集、发布、整合及“共享云仓”,跨区域产销对接、冷链物流服务、社区学校供销集市等服务,提升涉农企业市场竞争新格局。
电商公司的运营体系。湖北城乡供应链集团(湖北电商公司)以做“大”平台为核心,分为6大全国平台,即农资销售平台、农产品销售平台、“832平台”、日用品采购平台、供销e家、棉花交易市场,5大功能平台,即供销荆选APP平台、大数据可视化平台、4个B2B平台、快递共配平台、云仓管理平台,形成多元链接、互联互通的供销天网。陕西供销电商集团采用“投资平台+县域电商平台+直播电商基地+物流配送体系”的运营模式,建设县域电商服务中心、线上交易平台(商城)、线下服务网点终端(消费帮扶专区)和仓储物流体系,织密“供销一张网”。这些电商企业都秉承做“大平台+大网络”的发展布局。
电商公司的改革发展。陕西、湖北、陇南等地党委、政府和供销合作社对电商产业发展高度重视,探索出了“平台联农、网销富农、订单益农、业态带农、数商兴农、培训强农、村点惠农”七路助农的新实践,形成了“市县乡村”四级行政推动体系,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上做足文章。尤其是“832平台”服务工作,为脱贫地区供应商提供“一站式”入驻服务,为采购方提供“一站式”采购服务,为采购方、供应商提供“一站式”培训服务,解决供需双方遇到的各类问题,实现“一体两翼”双向服务。
存在的问题
经过走访调研对比,目前,甘肃省供销合作社系统电商发展存在以下问题。
战略定位目标不够清晰。电商公司作为甘肃省社电商企业,没有充分发挥出省级电商平台功能和作用。目前主要围绕农产品销售做文章,业务相对单一,市场渠道受限,特色不够鲜明,商业模式缺乏创新,内生动力不强。
政策研究运用有差距。今年出台的《商务部等9部门沙巴体育投注官网: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》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了全面的规划指引。但省社电商公司对此深入研究不够,结合甘肃省的实际在创造性贯彻落实上有所欠缺,未能有效借助政策“应享尽享”各项红利,难以做到“有的放矢”和“精准发力”。
市场化程度不高。电商行业的发展势头强劲,竞争激烈,消费者在选择时通常综合考虑平台的信誉、服务质量、商品质量、产品价格等因素。然而,甘肃省社电商公司市场化程度不高,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。同时,缺乏明确的市场发展定位,在市场竞争中缺乏特色和优势,难以吸引和留住客户;产品同质化严重,不仅降低了企业的利润空间,也削弱了消费者对电商平台的忠诚度。
营销思路不够明晰。供销合作社一头连着产地,一头连着销地,电商平台是重要一环。作为省级社的电商平台,缺少与县(市、区)供销合作社企业纵向联合和系统内企业横向合作,未能形成上下左右协作联动的合力。对产地市场挖掘不深入,产品整合不完善;对销地市场定位没有做到精准明确,渠道开拓不够聚焦。在营销推广上,运用新媒体等媒介手段不充分,重视不够。没有充分发挥“832平台”“一体两翼”双向服务功能,没有全面建立“独一份、特别特、好中优”的供销品牌体系,致使品牌的培育和建设效果不佳,宣传力度不够,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不强。
物流配送体系不够健全。甘肃省社电商公司缺乏现代化物流设施,缺少仓储集配设施,物流配送能力不强,尚未有效整合利用物流资源,导致流通成本增加,利润微薄。城市配送体系不健全,信息系统建设滞后,无法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和跟踪,物流作业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降低。
内部管理不完善。一是内部流程效率尚需进一步完善,企业的运营质量和响应能力有待提高。二是员工管理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,导致员工积极性不高,人才流失。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企业的运营效率,也削弱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。
对策建议
制定科学发展规划,明确功能定位。发展供销电商,是创新商业模式、建设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举措,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、带动农民增收的有效抓手,是促进农村消费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有力支撑。甘肃省社电商公司要抢抓机遇,重新审视电商发展,紧盯主业,明确定位,打造为农服务的综合平台,从“做经营”向“做服务”转变,在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新质生产力中发挥作用。
整合要素资源,深化合作经营。一是充分发挥系统优势,加强与市县供销合作社开展跨区域项目合作,促进省、市、县之间业务交流,连接“小网”形成“大网”,凝聚系统合力,实现规模效应。二是加强数字赋能,进一步扩大供销合作社网络开放窗口,积极对接全国供销系统农资销售与服务、日用品采购、农产品销售三大平台,做精做专“832平台”。三是拓展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功能,形成“建管用”结合的农村电商新模式,做好农村电商与数字乡村建设、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等工作的衔接,充分整合资源,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。
培育甘肃供销电商品牌,构建品牌体系。进一步强化品牌意识,在供销合作社供应的产品上,规范使用标识及形象设计,提高辨识度,增加知名度,擦亮供销合作社“金字招牌”。创新研发一批富有甘肃供销特色的“爆款”产品,合作推出一批统一标识、独有款式的流行快消品,联合集采一批质优价廉、大众认可的惠民直供品,推动功能性消费品下乡,消除农村劣质商品的生存空间,扩大甘肃供销自有品牌的销售规模和知名度。
优化物流网络,打造城乡物流配送体系。全面参与县域商业体系建设,推动市县供销合作社建设区域仓储物流中心,与邮政、电商、快递、商贸流通等主体开展市场化合作,利用供销合作社实体网点和经营服务网络,完善县域商业设施,健全农村流通网络,做好全省物流规划布局的衔接。
强化风险管控,确保业务安全。不断提升预测和控制风险的能力,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健发展。通过定期的风险评估,及时发现潜在风险点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。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,确保各项业务活动符合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。建立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定期评估机制,不断完善和优化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,注重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、业务发展的协同管理。
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,提升团队素质。通过选拔、培养等多种方式,努力打造一支具备高度专业素养和强大执行力的团队,建立健全激励机制,激发工作热情和创造力,为电商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。